佛山市晶菱玻璃机械有限公司
联系人:王先生
电话:0757-85507185
手机:13925913620
邮箱:837466960@qq.com
网址:www.fsjing-ling.com
地址: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白金路(进港路口)白金工业区
选型钢化炉并非只看价格和尺寸,而是一个需要综合考量技术、生产、成本和未来发展需求的系统性工程。以下是从关键维度出发的详细指南:
一、 核心加工尺寸与生产能力
这是选型的首要和基础条件。
ZUI大与ZUI小加工尺寸:
ZUI大尺寸: 必须能满足您当前及可预见未来订单中ZUI大规格玻璃的加工需求。同时要考虑设备利用率,如果常年只生产小玻璃却购买超大炉,会造成能源浪费和设备磨损。
ZUI小尺寸: 如果您需要生产小型玻璃(如家电玻璃、镜片等),必须关注设备能否高效处理小片,以及碎片率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。
设备类型与产能计算:
平钢化炉:
常规炉: 炉膛大小固定,产能直接由炉内可摆放的玻璃数量和质量决定。计算公式:日产能 ≈ (每日工作分钟数 / 单炉周期时间) × 每炉装载面积。
连续炉: 玻璃在炉内连续运动,适合大规模、标准化产品的生产(如建筑幕墙、太阳能光伏组件),产能远高于同尺寸常规炉。
弯钢化炉: 主要用于汽车玻璃、建筑弧面玻璃。分为单弯、复合弯(双向弯),技术复杂度和价格更高。选型时需明确所需的ZUI大曲率和弧度精度。
装载方式:
水平式: 主流方式,通过陶瓷辊道输送玻璃,可生产平、弯钢化玻璃。
垂吊式: 主要用于生产薄玻璃或特殊要求的玻璃,但产能和尺寸受限。目前水平式是主流。

二、 可处理的玻璃类型与工艺范围
这决定了您企业的产品线和市场竞争力。
玻璃厚度范围: 一台炉子能否同时兼顾薄玻璃和厚玻璃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。
薄玻璃(3-4mm): 考验炉子的加热均匀性和冷却精度,容易产生翘曲、波形变形。
厚玻璃(15-25mm): 考验炉子的加热能力和冷却强度,需要更大的加热功率和更强劲的冷却风压,否则钢化度不足。
选择建议: 理想的设备应能覆盖 3-19mm 的常见范围,并能通过参数调整实现稳定生产。
特殊工艺能力:
Low-E玻璃加工: 必须选择带有 “对流加热”系统 的钢化炉。普通辐射炉难以对Low-E膜层有效加热,会导致加热不均、膜层损坏或钢化失败。对流系统分热对流和强制对流,后者效果更好,是当前高端炉的标准配置。
丝印、釉面玻璃: 需要炉子具备准确的上下部温度分区控制能力,以避免色差和玻璃变形。
超白玻、高透玻: 对炉膛清洁度、陶瓷辊道质量要求极高,任何杂质都可能造成玻璃表面缺陷。
三、 能耗指标与运行成本
钢化炉是“电老虎”和“气老虎”,能耗是长期运营的主要成本。
主要能耗点:
加热系统(ZUI大能耗): 消耗电能。
冷却系统: 冷却风机消耗大量电能。
对流系统(如有): 消耗电能和压缩空气。
传动系统: 消耗电能。
关键节能技术与配置:
炉体保温性能: 优质的保温材料和更厚的保温层能减少热量散失,长期节能效果明显。
加热元件与控制: 优质的加热管(如掺钼钢包覆型)寿命更长,效率更高。先进的PID/模糊逻辑温控系统能准确控温,避免能源浪费。
变频技术: 冷却风机、对流风机采用变频控制,可以根据玻璃厚度和类型自动调节功率,是实现节能的核心技术。
余热回收系统(可选): 高端设备可选配,能将冷却段的热空气回收至加热段进行预热,节能效果明显,但会增加初期投资。
如何评估能耗: 向供应商索要不同厚度玻璃(如6mm, 12mm, 19mm)的 “单位面积能耗” 数据(如 kWh/㎡),并进行横向对比。
四、 关键技术与配置细节
这些是决定设备性能、稳定性和自动化水平的核心。
加热系统:
温控区数量: 上下部分区越多,温控越精细,处理特殊玻璃的能力越强。主流设备通常有上下各12-24个区甚至更多。
对流技术: 如前所述,是加工Low-E玻璃的必备。关注其风机功率、气流分布均匀性。
冷却系统(风栅):
风栅类型: 分为可变间距风栅和固定间距风栅。可变间距风栅能自动调整上下风栅的距离,以适应不同厚度的玻璃,获得更好的冷却效率和颗粒度均匀性,是高性能设备的标志。
风机功率与风压: 功率和风压决定了冷却强度,直接影响厚玻璃的钢化程度和薄玻璃的平整度。
控制系统与自动化:
核心: 优秀的钢化炉其“大脑”是控制系统。
数据库功能: 应能存储成千上万种玻璃的成熟工艺配方(加热时间、温度、冷却风压等),一键调用,大大降低对操作工的依赖,保证品质稳定。
人机界面: 大尺寸触摸屏,界面友好,参数设置直观。
诊断功能: 具备完善的故障自诊断和报警系统,能快速定位问题,减少停机时间。
五、 供应商选择与售后服务
品牌与口碑: 考察供应商在行业内的声誉、历史案例和用户评价。
技术支持和响应速度: 钢化炉出现故障会导致整线停产。供应商能否提供24小时技术支持、备件库是否充足、工程师能否快速到场至关重要。
培训: 是否提供全面、系统的操作和维护培训,直接影响设备效能的发挥。
备件成本与供应: 了解常用耗材(如陶瓷辊、加热元件)的价格和供货周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