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山市晶菱玻璃机械有限公司
联系人:王先生
电话:0757-85507185
手机:13925913620
邮箱:837466960@qq.com
网址:www.fsjing-ling.com
地址: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白金路(进港路口)白金工业区
玻璃越厚,所需的加热温度越高、加热时间越长,但能获得的表面压应力和钢化程度(应力值)反而越低。
下面我们从原理到具体应用进行详细分解。
一、核心原理:热传导与温度梯度
钢化的本质是在玻璃表面形成永久压应力,在内部形成张应力。这是通过将玻璃加热到接近软化点(约620℃-680℃),然后进行急速均匀冷却(淬冷)来实现的。
冷却阶段:玻璃表面先冷却固化,而内部仍处于高温软态。
收缩阶段:当内部开始冷却收缩时,已经固化的表面会阻止其自由收缩。
应力形成:其结果就是内部将表面向里拉,使表面产生压应力,内部则产生与之平衡的张应力。
厚度如何影响这个过程?
薄玻璃(如3-6mm):
热传导快:加热和冷却时,整个玻璃板厚度方向温度容易均匀。
冷却效率高:淬冷时,表面和中心几乎能同时急速冷却,形成巨大的温度差,从而产生很高的表面压应力(通常可达100MPa以上)。
挑战:容易加热过度导致变形,或加热不足导致应力不均。
厚玻璃(如12-19mm):
热传导慢:需要更长的加热时间让中心温度也达到接近软化点。
冷却效率低:淬冷时,表面迅速固化,但中心的热量会缓慢向外传递,这会“中和”掉一部分表面的冷却效果,导致表面和中心的温度差减小。
结果:形成的表面压应力较低(可能只有薄玻璃的一半或更少)。如果冷却不够强,甚至可能钢化不充分。
二、厚度与温度/时间的对应关系(曲线设定)
钢化炉的温度曲线设定主要围绕 加热炉温度 和 加热时间。
一个广泛使用的经验法则是 “每毫米加热时间约40-50秒”。但这只是一个起点,具体需根据设备、玻璃类型(普通钠钙、高硼硅等)、炉体状态调整。
炉温均衡性:比绝对温度值更重要。炉内各点温度差必须控制在很小范围内(如±5℃),否则会导致应力斑不均甚至炸炉。
冷却风压设定:薄玻璃需要高风压来实现高冷却速率;厚玻璃则需要低风压,以避免过大的瞬时热冲击导致玻璃炸裂。
三、厚度与应力值的对应关系
应力值(通常用表面压应力值代表钢化程度)与厚度成反比。
为什么标准对厚玻璃的应力要求更低?
建筑玻璃标准(如GB 15763.2)中,对于 thicker glass,允许的应力值范围更低。这是因为从物理原理上,无法让一块19mm的玻璃达到和5mm玻璃一样高的表面压应力。强行提高冷却强度会导致玻璃在炉内炸裂。
四、实践中的调整与平衡
设定温度曲线不是一个简单的查表工作,而是一个需要综合平衡的过程:
观察玻璃状态:
出炉时:玻璃应均匀红热,无暗点(冷点)或亮斑(过热)。
出炉后:在淬冷段应平稳均匀通过,无剧烈抖动。
产品:测量颗粒度、应力值,观察有无变形、应力斑。
性能测试:
颗粒度试验:这是常用的快速检验方法。碎片状态应符合标准(如40-60颗/50x50mm区域对于4mm玻璃)。
应力仪:直接测量表面压应力值,是准确的验证手段。
迭代优化:
如果颗粒度太大(应力低),可适当提高炉温或延长加热时间,并检查风压是否足够。
如果玻璃变形大,可能是炉温过高或加热时间过长。
如果炸炉频繁,需检查温度均衡性,或对于厚玻璃降低冷却风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