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型玻璃钢化炉是玻璃钢化炉另一种形态,体积比钢化炉小而已。是利用,物理或化学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层、内部形成拉应力层。当玻璃受到外力作用时压应力层可将部分拉应力抵消,避免玻璃破碎。从而,达到提高玻璃强度的目的。不仅如此,玻璃表面的微裂纹在这种压应力下变得更加细微。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玻璃的强度。小型钢化炉的玻璃钢化机组主要由放片段、对流加热段、平钢化段、和取片段四大部分,以及高压离心风机、供风管道、集风箱、气路、电气控制柜、操作台等组成。
目前,普遍采用的物理钢化法是,将玻璃加热到软化点附(650℃左右)。这时玻璃仍能保持原来的形状,但玻璃中粒子已有一定的迁移能力,进行结构调整。这样,使内部存在的应力很快消除,然后将小型钢化炉钢化玻璃进行吹风骤冷。当温度平衡后,玻璃表面产生了压应力,内层产生了张应力。即玻璃产生了一种均匀而有规律分布的内应力,提高了玻璃作为脆性材料的抗张强度,从而,使玻璃抗弯曲和抗冲击强度得到提高。同时,由于玻璃内部均匀应力的存在,一旦玻璃局部受到超过其强度能承受的冲击发生破裂时,在内部应力的作用下自爆为小颗粒,提高了其安全性。因此,钢化玻璃亦可称为预应力玻璃或安全玻璃。
玻璃钢化炉在钢化的过程中,一般都会产生风斑和应力斑。风斑是在冷却过程中,由于受冷不均而导致玻璃应力不均而形成的。其在某种特殊角度下观察会看到玻璃表面呈明暗相间的条纹。应力斑也是因为应力不均造成的,比如在加热过程中,炉边部和中部存在温差而导致应力不均。应力斑目前还没有办法完全避免,但设计良好的钢化设备可以减少应力斑的可见性。